2020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3月2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走出逆势奋进的上扬曲线,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全省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总体向好,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2020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69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3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483.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6776.7亿元,下降1.0%。三次产业结构为25.1:25.4:49.5。
图1 201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物价水平。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9%。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8.0%,衣着价格下降0.9%,居住价格下降1.5%,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4%。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6.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0.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1%。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9%。
表1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
上年12月=100 |
上年=100 |
居民消费价格 |
100.6 |
102.3 |
城 市 |
100.6 |
102.1 |
农 村 |
100.6 |
102.9 |
其中:食品烟酒 |
102.1 |
108.0 |
衣 着 |
98.9 |
99.1 |
居 住 |
99.1 |
98.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99.4 |
99.7 |
交通和通信 |
97.5 |
96.5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0.4 |
102.3 |
医疗保健 |
103.4 |
102.5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1.5 |
104.4 |
就业情况。截至年末,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4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49.9%;失业人员再就业25.9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52.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71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74.3%。全省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02万人,同比减少3.67万人,下降10.6%;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37%,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4044.1亿元,增长1.4%;林业产值192.4亿元,增长4.7%;畜牧业产值1913.0亿元,增长5.2%;渔业产值115.6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73.1亿元,增长1.3%。
全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75平方公里。农业机械总动力6775.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5%。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
粮食产量。全省粮食产量7540.8万吨,连续10年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为2896.2万吨、3646.6万吨和920.3万吨。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443.8万公顷,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为387.2万公顷、548.1万公顷和483.2万公顷。
图3 2016-2020年粮食产量
畜牧业生产。全省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1371.2万头和1790.0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6.9%和5.2%;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289.4万头和788.7万只,分别增长3.0%和5.0%。猪肉产量为143.9万吨,增长6.4%;牛肉产量为48.3万吨,增长6.2%;羊肉产量为13.4万吨,增长5.2%;禽肉产量为46.4万吨,增长9.6%。禽蛋产量为117.4万吨,增长2.7%;生牛奶产量为500.2万吨,增长7.5%。
绿色食品。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含有机食品)8513.7万亩,比上年增长4.8%。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936个,增长4.7%。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699万吨,增长1.7%;实现产值1598亿元,增长0.8%;实现利税90.2亿元,增长0.4%。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92.3万户。
经济作物。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7.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2%。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2万公顷,增长3.6%;油料播种面积4.2万公顷,下降19.0%;瓜果类播种面积4.0万公顷,下降5.5%;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1.8万公顷,增长66.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74.3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12.3万吨,增长7.0%;瓜果类产量132.6万吨,增长0.6%。
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62.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深度贫困县3个、深度贫困村107个。
三、工业
工业生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83个,比上年增长9.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工业增长13.5%,石化工业增长10.5%,能源工业持平,食品工业增长2.0%。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7%,汽车制造业增长35.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4.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7%。从产品产量看,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中,增长较快的有:锂离子电池14332.1万只,增长49.9倍;化学药品原药12955.2万吨,增长79.5%;发电机组1806.8万千瓦,增长63.0%;发动机3680.7万千瓦,增长54.5%;汽车用发动机2930.0万千瓦,增长50.4%;生物乙醇50.0万吨,增长43.5%;汽车71691辆,增长38.5%;兽用疫苗2092.5万瓶,增长37.7%;铜金属含量20.0万吨,增长36.2%。
表2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名 称 |
产 量 |
增幅(%) |
原煤(万吨) |
5206.3 |
1.5 |
原油(万吨) |
3001.0 |
-2.9 |
天然气(亿立方米) |
46.8 |
2.4 |
原油加工量(万吨) |
1643.3 |
10.3 |
汽油(万吨) |
533.5 |
2.3 |
柴油(万吨) |
317.7 |
-6.7 |
焦炭(万吨) |
1062.7 |
-1.2 |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
1083.5 |
1.2 |
生物乙醇(万吨) |
50.0 |
43.5 |
铜金属含量(万吨) |
20.0 |
36.2 |
钼精矿折合量(折纯钼45%)(万吨) |
2.2 |
-40.7 |
大米(万吨) |
1352.1 |
15.1 |
饲料(万吨) |
619.8 |
20.0 |
精制食用植物油(万吨) |
55.8 |
-2.8 |
鲜、冷藏肉(万吨) |
89.1 |
-16.2 |
液体乳(万吨) |
123.9 |
-4.0 |
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万吨) |
41.1 |
5.4 |
婴幼儿配方乳粉(万吨) |
22.0 |
-7.2 |
白酒(折65度)(万千升) |
11.5 |
-17.2 |
啤酒(万千升) |
128.5 |
-36.9 |
饮料(万吨) |
212.5 |
-38.4 |
卷烟(亿支) |
384.7 |
0.6 |
亚麻布(含亚麻≥55%)(万米) |
2389.0 |
9.4 |
人造板(万立方米) |
25.1 |
-40.0 |
家具(万件) |
238.6 |
15.4 |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 |
31.9 |
-4.5 |
纸制品(万吨) |
33.8 |
-17.6 |
乙烯(万吨) |
131.1 |
1.8 |
合成氨(万吨) |
48.6 |
1.8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 |
49.7 |
20.1 |
初级形态塑料(万吨) |
247.1 |
4.6 |
石墨烯(吨) |
1.3 |
-38.1 |
化学药品原药(吨) |
12955.2 |
79.5 |
中成药(万吨) |
3.6 |
-0.4 |
兽用疫苗(万瓶) |
2092.5 |
37.7 |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 |
414.3 |
-3.0 |
硅酸盐水泥熟料(万吨) |
1347.2 |
19.0 |
水泥(万吨) |
2376.5 |
10.4 |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
399.1 |
-0.9 |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 |
53.0 |
14.3 |
生铁(万吨) |
863.1 |
7.8 |
粗钢(万吨) |
986.5 |
10.1 |
钢材(万吨) |
879.0 |
12.3 |
铝材(万吨) |
14.9 |
-3.3 |
电站锅炉(万蒸发量吨) |
5.1 |
-19.1 |
发动机(万千瓦) |
3680.7 |
54.5 |
汽车用发动机(万千瓦) |
2930.0 |
50.4 |
电站用汽轮机(万千瓦) |
1133.5 |
13.1 |
金属切削机床(台) |
358 |
-15.0 |
金属轧制设备(万吨) |
4.9 |
-57.7 |
工业机器人(套) |
208 |
-42.2 |
汽车(辆) |
71691 |
38.5 |
新能源汽车(辆) |
3232 |
-6.3 |
铁路货车(辆) |
9186 |
-31.2 |
发电机组(万千瓦) |
1806.8 |
63.0 |
锂离子电池(万只) |
14332.1 |
49.9倍 |
集成电路(万块) |
26475 |
-22.0 |
电工仪器仪表(万台) |
185.8 |
-47.3 |
汽车仪器仪表(万台) |
320.8 |
0.1 |
工业效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9825.8亿元,比上年下降1.0%;营业成本8392.4亿元,增长2.7%;利润总额279.1亿元,下降21.9%;资产总计17074.9亿元,增长4.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4元,比上年增加3.1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3.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倍;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从隶属关系看,中央投资下降15.0%;地方投资增长8.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投资增长5.9%;民间投资增长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增长9.4%。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3.4%,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83.2%。
建筑业。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0%。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共2875个,比上年增长2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2.2亿元,增长3.2%。全省房屋施工面积328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房屋竣工面积923.4万平方米,下降29.0%。
房地产开发。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9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5.7亿元,增长7.1%;民间投资739.1亿元,增长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38.1亿元,增长14.6%。商品房销售面积1494.4万平方米,下降1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49.9万平方米,下降7.6%。全省棚改开工任务4.4万套,实际开工4.6万套。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9.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8.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下降7.1%,餐饮收入额下降24.2%。
热销商品。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比上年增长46.4%,通讯器材类增长24.8%,饮料类增长21.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1%,粮油、食品类增长17.2%,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6.2%,棉麻类增长8.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金银珠宝类增长0.2%。
网上零售。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4%,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537.0亿元,比上年下降17.7%。其中,出口360.9亿元,增长3.2%;进口1176.1亿元,下降22.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205.9亿元,下降21.6%;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183.3亿元,增长9.7%;加工贸易进出口83.6亿元,下降13.2%。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出口804.6亿元,下降28.3%;民营企业进出口598.8亿元,增长2.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6.3亿元,下降8.0%。
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57.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2.7亿元,增长69.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4.6%。
招商引资。全省外资投资新设立企业113个;合同利用外资2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2%;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103万美元,下降84.3%;第二产业32410万美元,增长12.7%;第三产业21921万美元,下降12.0%。全省新签约千万元及以上利用内资项目1080个,比上年增长89.5%;实际利用内资1221.2亿元,增长51.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省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5.6亿吨,比上年下降3.7%。其中,铁路12603.4万吨,增长4.4%;公路35521.0万吨,下降5.6%;水运537.6万吨,下降39.7%;民航11.6万吨,下降17.7%;管道7356.6万吨,下降2.6%。完成货物周转量1918.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6%。其中,铁路839.6亿吨公里,增长3.1%;公路694.0亿吨公里,下降12.7%;水运51.1亿吨公里,增长16.1%;民航2.6亿吨公里,下降11.3%;管道330.9亿吨公里,下降0.8%。全省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量1.4亿人次,比上年下降56.8%。其中,铁路4589.7万人次,下降59.1%;公路7608.0万人次,下降58.2%;水运98.7万人次,下降68.8%;民航1644.9万人次,下降34.4%。完成旅客周转量480.3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5.1%。其中,铁路123.3亿人公里,下降57.4%;公路54.2亿人公里,下降61.1%;水运1180.3万人公里,下降66.7%;民航302.8亿人公里,下降32.1%。年末公路线路里程1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12公里。
表3 202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 |
万吨 |
56030.2 |
-3.7 |
铁路 |
万吨 |
12603.4 |
4.4 |
公路 |
万吨 |
35521.0 |
-5.6 |
水运 |
万吨 |
537.6 |
-39.7 |
民航 |
万吨 |
11.6 |
-17.7 |
管道 |
万吨 |
7356.6 |
-2.6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918.2 |
-3.6 |
铁路 |
亿吨公里 |
839.6 |
3.1 |
公路 |
亿吨公里 |
694.0 |
-12.7 |
水运 |
亿吨公里 |
51.1 |
16.1 |
民航 |
亿吨公里 |
2.6 |
-11.3 |
管道 |
亿吨公里 |
330.9 |
-0.8 |
表4 202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人次 |
13941.3 |
-56.8 |
铁路 |
万人次 |
4589.7 |
-59.1 |
公路 |
万人次 |
7608.0 |
-58.2 |
水运 |
万人次 |
98.7 |
-68.8 |
民航 |
万人次 |
1644.9 |
-34.4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480.3 |
-45.1 |
铁路 |
亿人公里 |
123.3 |
-57.4 |
公路 |
亿人公里 |
54.2 |
-61.1 |
水运 |
万人公里 |
1180.3 |
-66.7 |
民航 |
亿人公里 |
302.8 |
-32.1 |
民用车量。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555.8万辆,比上年增长7.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02.2万辆,增长8.2%。私人汽车中私人轿车294.0万辆,增长8.0%。
邮政电信。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3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92.8亿元,增长20.8%;邮政业务总量143.3亿元,增长25.0%。快递业务量45522.3万件,增长29.7%;快递业务收入70.1亿元,增长16.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8.8万户,下降12.1%;移动电话用户3844.4万户,下降2.2%。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2.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86.3万户,增长4.5%;移动互联网用户2980.3万户,增长2.7%。
旅游收入。全省共接待游客14272万人次,同比下降34.1%。其中,接待省内游客12497.9万人次,占比87.6%;接待省外游客 1774.1万人次,占比12.4%。全省实现旅游收入1644.4亿元,同比下降38.6%。其中,实现省内游收入669.9亿元,占比 40.7%;省外游收入974.5亿元,占比59.3%。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2.5亿元,比上年下降8.7%。其中,税收收入811.9亿元,下降12.2%。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280.2亿元,下降17.5%;企业所得税98.4亿元,下降5.2%;个人所得税30.6亿元,下降6.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49.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省民生支出4742.7亿元,增长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0.9亿元,增长21.3%;卫生健康支出401.2亿元,增长27.6%;住房保障支出227.8亿元,增长36.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3.6亿元,增长34.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7.1亿元,增长21.8%。
金融市场。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610.6亿元,比年初增加37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21294.2亿元,比年初增加3113.0亿元,增长17.1%;非金融企业存款4578.1亿元,比年初增加183.8亿元,增长4.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58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79.3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住户贷款6479.6亿元,比年初增加554.0亿元,增长9.4%;企(事)业单位贷款15748.9亿元,比年初增加498.9亿元,增长3.3%。
表5 2020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 |
31610.6 |
13.4 |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
21294.2 |
17.1 |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
4578.1 |
4.2 |
境内机关团体存款 |
4428.7 |
4.7 |
境内财政性存款 |
997.2 |
33.1 |
各项贷款 |
22585.9 |
5.0 |
其中:境内住户贷款 |
6479.6 |
9.4 |
境内企(事)业单位贷款 |
15748.9 |
3.3 |
证券市场。截至年末,我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9家,其中,沪市27家,深市12家。按照企业类型划分,国有控股15家,民营控股21家,外资控股1家,其他控股2家。上市公司总股本579.4亿股,比上年增长11.69%;总市值3605.0亿元,比上年增长29.56%。年内累计实现境内股权融资28.11亿元;9家公司债券发行人通过沪深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筹资170.68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66家,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2.26亿元,年内我省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01.06亿元。截至年末,我省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支机构185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1家;期货公司2家,期货分支机构15家。
保险收入和赔付。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987.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财产险收入209.9亿元,增长3.9%;人身险收入777.3亿元,增长3.6%。人身险中,寿险收入528.3亿元,增长0.2%;健康险收入230.9亿元,增长12.8%;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18.1亿元,增长1.1%。全省原保险赔付支出309.3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财产险赔付133.3亿元,下降5.8%;人身险赔付175.9亿元,下降3.6%。人身险中,寿险赔付103.2亿元,下降1.7%;健康险赔付69.3亿元,下降5.8%;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3.4亿元,下降15.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9所,招生3.6万人,在学研究生8.9万人,毕业生2.3万人。普通高校80所,招生24.4万人,在校生82.6万人,毕业生19.6万人。成人高校16所,招生4.5万人,在校生9.2万人,毕业生4.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0所,招生6.0万人,在校生16.4万人,毕业生6.0万人。普通高中370所,招生19.5万人,在校生55.7万人,毕业生18.8万人。普通初中1414所,招生23.1万人,在校生86.5万人,毕业生27.8万人。普通小学1407所,招生19.9万人,在校生123.0万人,毕业生22.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539人,在校生11584人。幼儿园5763个,在园幼儿48.0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2.8万人。
科学技术。全省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62项,应用技术成果879项,软科学成果19项。全省授权专利28475件,比去年增长42.45%;其中发明专利4598件,增长10.96%。全省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5127项,比去年增长34.96%;合同成交金额267.80亿元,增长13.55%。
检验检测。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432个,比上年增加68个;体系认证办事机构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0个。年末,有人值守地震台站数量12个,无人值守地震台站数量15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场馆64个,文化馆147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博物馆195个,美术馆11个。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全省共有电视台10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84.9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78.8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约为99.0%。全省书报刊出版机构403个,从业人员8928人,共出版图书8919万册,期刊2637万册,报纸30264万份。
医疗卫生。全省共有卫生机构204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0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5.3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3.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2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6万人,注册护士10.2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7个,卫生技术人员0.4万人。乡镇卫生院966个,床位2.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
体育竞赛。全省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奖牌161枚,其中金牌55枚、银牌52枚、铜牌54枚;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奖牌18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6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2元,比上年增长2.7%;全省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56元,下降5.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15元,增长0.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97元,下降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8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360元,下降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
表6 2016-2020年常住居民收支情况
单位:元
指 标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838 |
21206 |
22726 |
24254 |
24902 |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14446 |
15577 |
16994 |
18111 |
17056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5736 |
27446 |
29191 |
30945 |
3111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18145 |
19270 |
21035 |
22165 |
20397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1832 |
12665 |
13804 |
14982 |
16168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9424 |
10524 |
11417 |
12495 |
12360 |
图4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社会保障。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数1411.4万人,比上年增长3.4%,其中城镇职工790.4万人,增长3.3%;离退休人员621.0万人,增长3.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27.0万人,下降0.36%,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7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50.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6.2万人,增长0.7%;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97.7万人,增长15.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42.6万人,下降4.6%。全省各类公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5.7万张,收养人员3.2万人。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4.4万人,下降8.0%;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0万人,与去年持平。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3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8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21万公顷。
全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累计共4408天,占比92.9%,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8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11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
全省62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共46个(占74.2%),无劣V类水质断面,比上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8.1个百分点。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419.94亿立方米,用水总量为314.13亿立方米。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为221.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5.4立方米。
安全生产。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91人,比上年下降14.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85,比上年下降15.7%;煤矿百万吨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94。
注:
1.本公报中202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指标数据在年报时可能还有调整。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涉及历史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各行业增加值等有关数据,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及有关规定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军工和国防项目。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货物运输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完成的货物运量与相应的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
7.旅客运输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与相应的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
8.民用汽车保有量:指报告期末,按照《机动车注册登记工作规范》,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注册登记领有民用车辆牌照的全部汽车数量。汽车保有量统计的主要分类:根据汽车结构分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其他汽车;根据汽车所有者分为个人(私人)汽车、单位汽车;根据汽车的使用性质分为营运汽车、非营运汽车;根据汽车大小规格,载客汽车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载货汽车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和微型。
9.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单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
10.移动电话用户:指报告期末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的全部电话用户。
11.原保险保费收入: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2.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
1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由于政策调整,自2019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部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4.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15.国考断面:全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范围包括《“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确定的1940个地表水评价、考核、排名断面和110个入海河流考核断面,共计2050个。
16.劣V类:地表水水质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地表水水质劣于V类的即丧失使用功能的,简称劣V类。